如何用康莱德赛事敲开哥大offer?2025组队攻略+备赛指南

在全球科技与商业快速融合的今天,康莱德挑战赛(Conrad Challenge)作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青少年创新赛事,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思维、锻炼综合能力的国际化平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康莱德挑战赛的参赛价值、2024-25赛季的关键信息以及参赛的多重收获,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赛事。

一、为什么推荐参加康莱德竞赛?

康莱德挑战赛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局长迈克尔·康莱德博士创立,旨在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下是推荐参加该竞赛的几大理由:

国际认可度高

康莱德创新挑战赛被广泛认为是全球顶尖的科创竞赛之一。它获得了多个权威机构的认可,如CollegeVine等教育咨询机构将其评为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大学申请竞争力的活动。

增加名校录取优势

参加康莱德创新挑战赛并获得奖项的学生往往更受顶尖大学的青睐,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学府。

提升综合能力 

康莱德竞赛强调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与商科的结合,鼓励参赛者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能力,还要具备商业头脑和创业精神。这种跨学科的方法有利于培养未来领导者。

二、2024 - 25康莱德创新者大会

(一)参赛要求 & 选题方向

  1. 参赛要求

参赛资格:参赛者需为13 - 18岁的在校学生,团队成员人数为2 - 5人。

团队组建:团队成员可以来自同一学校,也可以跨校组队,甚至可以跨国家组队。

指导教师:每个团队需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以是学校教师或专业人士。

  1. 选题方向

2024 - 25赛季康莱德挑战赛为参赛者提供了四个创新领域,参赛团队需从中选择一个方向,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航空与航天(Aerospace & Aviation):探索飞行技术、太空探索等前沿领域。

互联网科技与安全(Cyberspace & Security):关注网络安全、数字隐私等重要问题。

能源与环境(Energy & Environment):致力于可持续能源、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

健康与营养(Health & Nutrition):解决医疗健康、营养改善等实际问题。

(二)康莱德创新者大会时间线

  1. 国际赛时间线

激活阶段(Activation Stage):2024年9月16日 - 11月11日,团队组建并完成注册。

精益画布阶段(Lean Canvas Stage):2024年11月11日截止,团队需完成精益画布,梳理商业想法。

创新阶段(Innovation Stage):2025年1月13日截止,团队需提交创新简述、产品介绍视频及项目网站。

强力推介阶段(Power Pitch Stage):2025年4月26日 - 30日,入围团队前往美国休斯顿参加全球决赛。

  1. 中国赛区时间线

报名与注册:2024年9月 - 11月,团队完成报名并组建。

中国区初赛(线上):2025年1月,团队提交创新简述、产品介绍视频等材料。

中国区决赛(线下):2025年3月,入围团队参加线下决赛,地点待定。

全球决赛(美国休斯顿):2025年4月 - 5月,获得直通卡的团队赴美参加全球决赛。

三、参赛收获

参加康莱德挑战赛,参赛者将获得多方面的收获,这些收获不仅体现在比赛过程中,更将影响他们的未来。

(一)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跨学科知识:参赛者需要运用STEM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商业思维制定可行的商业计划。

实践能力:从创意构思到项目实施,参赛者将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商业策划等。

(二)个人素养的培养

创新思维:比赛鼓励参赛者突破传统思维,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团队协作:团队成员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面对复杂的挑战,参赛者将学会运用创新方法寻找突破口。

四、新赛季组队信息

2025 - 2026新赛季的康莱德创新挑战赛正在火热组队中!作为STEM和商科学生的热门赛事,康莱德的参赛课题一直备受关注。

以下课题优先组队中:

课题1

课题名称:从食品到硬碳:柠檬酸增强的生物质衍生负极用于高性能钠储存

课题描述:淀粉因为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纯度高、具有天然的球形形貌是钠离子电池(SIBs)中理想的硬碳阳极前驱体,但纯淀粉的球形形貌在热解过程中极易受到破坏,导致碳骨架结构的崩溃,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项目引入一种创新的柠檬酸酯化策略,以保持淀粉热解后的球形形态。在柠檬酸酯化淀粉的过程中,柠檬酸的-COOH基团与淀粉的伯羟基反应形成酯键。通过精确控制酯化度,可以获得最佳比例的伪石墨畴结构域和有序的表面结构。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从生物质生产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可行策略推进电池技术和促进可持续能源储存。

导师介绍: X.L

中山大学工学博士,211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其衍生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储存和转化上的应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70多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编著两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4项,主持多项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

课题2

课题名称:飞行器翼面结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课题描述:在航空器飞行过程中,翼面冰积累会引发升力和阻力的气动性能衰减,影响飞行安全与效率。冰积累的性能衰减程度与积冰的几何特征、类型以及表面特性密切相关。本课题提出了一种低阶的二参数模型,用于描述典型的冰形态:结冰(glaze)、霜冻(rime)和角状冰(horn)。通过在这些冰形态的参数空间中展开探索,分析其对典型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课题旨在揭示结冰类型、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性能衰退的具体影响机制,为实际飞行器的设计与飞行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导师介绍:J.Y

双一流高校物理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曾担任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流体力学,机器学习在流体中的应用研究,风能利用等。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十余篇,并主持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中学生科研带教经验丰富,曾指导多位学生获得顶级科研赛事如ISEF、丘奖等全球与区域国赛奖项。

课题3

课题名称:面向海洋动植物采摘的柔性手爪结构设计

课题描述: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提升,传统刚性机械手难以满足水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精细化作业要求。本项目针对海洋环境特殊性,研发一款自适应柔性手爪,融合仿生学与流体力学优化技术,旨在实现高效、低损伤的海洋生物采摘与探测。研究内容包括:(1)柔性手爪的结构设计(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2)柔性手爪结构的拓扑优化(Matlab);(3)手爪运动的力学仿真计算(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 Abaqus, ANSYS)。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对手爪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及其抓取力学性能的对比与探讨。该成果可应用于海洋科考(如珊瑚样本采集)、生态养殖(鲍鱼、海参采收)及环保工程(海底垃圾清理),推动智能装备在海洋领域的产业应用,助力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

导师介绍:Gabriel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海外985博士后,海外Top30高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柔性机械手爪设计与优化,微结构建模与压缩/冲击力学研究;具体涉及研究内容:结构设计、有限元仿真。目前已发表SCI学术论文共29篇,一作/通讯共16篇,其中包括1篇中科院一区、5篇中科院二区、8篇JCR Q1。有多年教学和辅导经验,为人谦逊、负责,言语亲切、性格开朗。

立即行动:

参赛👉康莱德创新挑战赛报名?组队?寻找导师?
领取资料👉康莱德创新挑战赛备赛资料包

拓展阅读:

《康莱德挑战赛|网页制作指南》
《康莱德挑战赛|如何打造一个吸引眼球的项目演示视频》
《康莱德创新者大会评委分享:成功项目的秘诀》
《康莱德挑战赛:适合哪类高中生?含金量如何?难度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