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与创新的舞台上,康莱德创新挑战赛正熠熠生辉,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与激情的青少年投身其中。这项赛事由康莱德基金会主办,作为全球首个将 “STEM” 和 “商科” 两大教育主题完美融合的竞赛,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跨学科竞技平台。其名称源于历史上第三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查尔斯・皮特・康莱德,这一独特的背景赋予了赛事别样的探索精神与使命。随着赛事知名度的不断攀升,众多学生和家长对其规则和细节愈发关注,其中 “是否允许跨校组队” 成为了备受热议的话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揭开康莱德创新挑战赛的神秘面纱。
康莱德创新挑战赛允许跨校组队
答案是肯定的。康莱德创新挑战赛规则明确表明,每个参赛队伍由 2 至 5 名同学组成,且组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学校。这一规则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打破了学校之间的壁垒,让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汇聚在一起,共同追逐创新梦想。
跨校组队的显著优势
多元化知识与技能融合
不同学校在教学上各有侧重,学生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各具特色。比如,有的学校在科学实验教学方面成果斐然,培养出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而有的学校则在商业课程上表现出色,学生们对商业分析、市场策略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当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跨校团队时,就如同将不同色彩的颜料融合在一起,能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画卷。在能源与环境主题的项目中,科学强校的学生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研发出新型的环保材料,而商科优势学校的学生则能运用所学,制定出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两者相辅相成,使整个项目更具可行性和创新性。
拓展人脉资源
参与康莱德创新挑战赛的学生,都是在 STEM 和商科领域充满热情且极具潜力的优秀青年。跨校组队为同学们提供了结识更多志同道合伙伴的机会,极大地拓展了人脉圈子。这些人脉资源的价值不可估量,不仅在竞赛期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如在遇到难题时,队友们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攻克;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可能为自己带来更多机遇。说不定在竞赛中结识的队友,日后会成为一起参与科研项目、创业活动的得力伙伴。
激发创新思维
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氛围和思维模式,当跨校组队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时,这些差异就会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就像不同方向的水流汇聚在一起,会产生奇妙的水花。在讨论互联网科技与安全主题时,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可能对网络安全防护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方法,有的从技术层面提出加强加密算法,有的从管理角度建议完善安全制度,这些不同的观点相互交融,往往能激发出全新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让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
康莱德创新挑战赛的其他关键信息
参赛对象与组别划分
赛事面向 13 - 18 岁的中学生开放,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针对性,设置了初中组(7 - 9 年级)和高中组(10 - 12 年级),参与组别以团队成员中的最大年级为准。这样的设置,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展示才华。
竞赛语言
竞赛语言为英语,这就要求参赛团队中至少有一位成员具备良好的英文能力。因为在竞赛过程中,无论是撰写商业计划书、展示项目成果,还是与评委和其他团队交流,都需要准确、流畅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良好的英文能力能够确保团队的创意和成果得到充分展示,避免因语言障碍而影响比赛成绩。
竞赛内容与主题
赛事围绕航空与航天、互联网科技与安全、能源与环境、健康与营养、水和可持续发展五大主题展开,参赛团队需任选其一,共同完成创意商业项目,内容涵盖商业计划、STEM 创新产品和服务,旨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此外,中国赛区还贴心地设有海洋问题与危机、教育与科技两个特有领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贴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提交成果
参赛团队需要提交商业计划书、产品展示 PPT、产品介绍视频等材料。商业计划书是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定位、营销策略、财务预算等内容,展现团队对项目的全面思考;产品展示 PPT 则以直观的视觉形式,向评委和观众展示项目的亮点和创新之处;产品介绍视频能够更生动地呈现产品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团队的创新成果。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材料,全面展示团队的创新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
计分规则
评委将从多个维度对参赛团队进行评价,其中创新占 30%,这是对团队创新的新异性和影响力的考量,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讲故事能力和专业程度占 20%,考察团队能否清晰、生动地表达创意,以及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专业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可行性占 20%,判断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能性,确保创新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市场战略占 20%,检验团队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能否制定出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财务分析占 10%,了解团队对成本和资金问题的认识,使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这样全面的计分规则,能够选拔出综合实力最强的团队。
奖项设置
中国站的奖项丰富多样,各领域都设有冠军、亚军、季军,以及最佳创新奖、最佳演说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奖项。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团队努力和成果的认可,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而中国站五个领域冠军队伍更是有机会直通全球站总决选,在全球总决赛的舞台上,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团队一较高下,还有机会获得评委推荐信、奖学金和专利申请等珍贵机会,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助力。
跨校组队的注意事项
沟通协调
由于队员来自不同学校,在时间安排和沟通交流上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不同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同,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沟通计划。可以充分利用线上会议工具,如腾讯会议、Zoom 等,定期进行团队讨论,及时交流项目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要合理安排线下见面时间,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提高沟通效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明确分工
根据队员的特长和优势,明确每个人在团队中的职责至关重要。在组队初期,就应该深入了解每个队员的能力,制定详细的任务分配表。比如,擅长写作的同学负责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将项目的各个环节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有设计功底的同学负责产品展示 PPT 的制作,通过精美的设计和合理的排版,突出项目的重点;具备视频制作能力的同学则承担产品介绍视频的制作工作,让视频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明确的分工能够避免职责不清、任务推诿的情况,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团队融合
不同学校的学生性格和做事风格可能存在差异,在团队组建初期,要注重团队融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聚餐交流等,让队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氛围,能够让大家在面对困难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奋斗。
想参加康莱德创新挑战赛?可扫码咨询赛事老师👇
康莱德创新挑战赛允许跨校组队这一规则,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跨校组队,同学们能够在竞赛中收获知识、技能和友谊,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你对 STEM 和商科领域充满热爱,不妨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到康莱德创新挑战赛中,与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同学携手共进,开启创新之旅,在这个国际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竞赛准备、项目选题等方面的内容,欢迎随时关注相关资讯或与我们交流。